陆游和白居易写紫薇花,观点有何不同读书
2023/1/12 来源:不详这紫薇花是夏天的花,而且颜色有红黄紫白等好几种,花期又长,约有半年之久,所以它特别令人喜爱。在唐朝的时候,它是富贵之花,代表着吉祥美好,因此都城长安到处都有栽种。
不只是都城,而且栽种到了中书省,甚至中书省都改了名,叫紫微省。其意思是天上有个紫微垣,是天帝之所在,地下有个行政中枢就在中书省。
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牧都在中书省任过中书舍人,因此他们都以紫微郎自称,而且他们在诗歌中把这一份自豪、荣耀,把这一种幸福感给记录了下来。
白居易确实是把这一种情形写进了诗中,但是说他是一种自我炫耀,这倒不一定。因为当时白居易的境况也不太好,再说他比较稳重,也不是这样一个洋洋自得的性格。
时间过去了三百多年,宋代诗人陆游也写了一首咏紫薇花的诗。那诗句看起来好像他是在针对唐朝的白居易一样。
因为陆游仕途不顺,受到秦桧的打击,遭到主和派的排挤,他的抗金愿望总不能实现。晚年长期蛰居故乡山阴,因此他见到的紫薇花不是在京城,而是沦落到天涯的山野之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和陆游写紫薇花的两首诗,对比一下,看他们表达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到底有没有互相顶牛,发生争执和冲突。
《紫薇花》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陆游
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
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
白居易这首诗把时间地点事项交代得很清楚,地点就是“丝纶阁”,即是起草诏书文告政令的地方。他晚上值夜班,听到钟鼓楼计时器刻漏滴水的声音。这个地方,一般人是进不去的。
李白寂寞了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那么白居易呢?他也有,那就是“紫薇花对紫微郎”。有人说白居易这样写,并不是要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而是突出当时沉闷的政治气氛。
我也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是年,虽是中书舍人,但他年刚从贬谪地江州、忠州调回来,而且年7月他就调往外地任杭州刺史去了。
白居易一直是受人嫉妒和排挤的。他早就写有很多咏花的诗歌,但他的母亲因看花跌落井下不幸去世,当时一伙人就拿白居易写咏花诗来陷害他,说他不孝。在那个时代官员不孝是要受处分的。
由此可见,即使白居易调回京城在中书省上班,他的处境还是不好,还算不上仕途得意。因此他的诗应该是写实,表现的是当时的寂寞和沉闷,不可能有炫耀身份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陆游的这首诗。陆游受到主和派的排挤,罢官长期居住在越州山阴乡下。他看到乡野里一株生长的紫薇花,因而同病相怜,抒发自己和紫薇花的相同遭遇。
在他眼里,紫薇花应该是生长在中书省这样高贵的地方,怎么和我陆游一样,也被贬谪流放到山野蛮荒之地来了?就像白居易当年同情沦落的琵琶女一样,陆游也同情起这棵紫薇花起来。
陆游写这首诗不一定是和白居易顶牛,他是持与白居易相悖的观点,对沦落乡野之花给予同情。从所写的诗句来看,陆游一定是读过白居易上面的那首诗的。
因为陆游诗中的“钟鼓楼前官样花”是针对白居易诗中的“丝纶阁”和“钟鼓楼中刻漏长”的。而且经陆游这么一叫,“官样花”也从此出名了,甚至几乎成了紫薇花的代名词。
并且第二句“谁令流落到天涯”,又是化用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同的是,白居易同情沦落的琵琶女,这里陆游是同情沦落的紫薇花。
最后一句呢,白居易是“紫薇花对紫微郎”,是互相欣赏还是互相解闷,这要看各自的理解。而陆游的“但爱清樽浸晚霞”,则是借酒消愁,及时行乐。
综上所述,陆游出生晚了白居易三百多年,他写紫薇花,不会和白居易争执、顶牛,只是观点不同而已。他是借白居易的庙堂高贵之花的对比,来同情山野天涯沦落之花。陆游写紫薇花的实质就是,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命运。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