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风,风起时,要有逆行的风骨风静时

2024/10/18 来源:不详

风,无色,无味,无形。但是,没有生命的风给这个世界带来勃勃生机。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我们看不见风,但是春天盛开的百花,嫩绿的小草,摇曳的柳枝,分明让我们看到了风的形状,温馨美丽又浪漫唯美。

风,时而柔弱,时而强悍,让人捉摸不定。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唐代诗人李峤笔下的风,充满动态美。

春天,微风吹来,杏花、桃花、梨花争相开放,花枝摇摆,嫩绿的小草在风中此起彼伏,形成绿色的波浪,长长的柳枝调皮地抚摸行人的脸颊,远处村庄里升起的炊烟也因为风形成美丽的弧度。

风,也是极有力量和个性的。原本平静的江面,因为风的愤怒,顿时浪花滚滚。苏轼在词中曾有贴切的比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懊恼,有欣喜,有失望。风起时,要有逆行的风骨;风静时,要有超脱世外的淡然。其实,这也是我们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要懂得厚积薄发,积蓄能量。春风得意的时候,要保持纯真的本性,淡然如水,才不会迷失自我。

风筝前进的时候,从来都是逆风而行,人生亦是如此。风,无比神奇,千变万化,有时柔弱,有时强悍,时而温柔多情,时而哀婉悲戚。为什么人们总爱说往事如风?因为往事里有太多的回忆,像风一样,可以感受,却无法触及。

就像很多人感慨的那样:陈年往事随风飘荡,唯有清风不曾遗忘。情深缘浅的人生里,风来风去,了无痕迹。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中感叹: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风,被诗人赋予生命力,多愁善感。秋风来自哪里呢?这一句感叹,实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才华过人的刘禹锡,被贬谪至遥远的南方,远离家乡,在瑟瑟秋风中,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

诗人写诗,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弦外之音,无比奇妙。刘禹锡的这首秋风,以疑问开始,引人入胜。李白在诗中描写春风: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也是以拟人的手法描写春风。

萧萧送雁群,落叶与雁群,构成一幅凄美的秋日画图。大雁南飞,树上的落叶随风四处飘散,默默地为雁群送行。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这句诗的灵感,很可能来自于江淹的诗句: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只不过,刘禹锡诗中的主角,是秋风,而不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秋天的早晨,天高气爽,秋风吹动庭院中的树枝,枝条随风起舞,美丽安详的景色,一如昨日。只有孤独的游子,最先听到秋天的声音。

一年四季,风最早送来信息。烟雨杏花开,杨柳微风来,春风浪漫而温柔。宋代高僧释志南,写过一首描写春风的绝句,句句经典。他在诗中写道: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释志南因为爱好诗词,又被称为诗僧。他的诗词真实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读来让人眼前一亮。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矫健的身影,穿梭在丛林之中。他热爱大自然,喜欢游览各地的风景。初春时节,他一个人泛舟水面,忽然被岸上的景色吸引。于是把小船停在一棵古木下,为了防止小船飘走,用绳子把它系在树上。

因为天空下着细雨,地面有些湿滑,诗人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翻过一座桥。早春的杏花开得正好,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还有青草香。小雨下个不停,像母亲抚摸婴儿的脸庞,只感到丝丝凉爽,落在地上。没有一点痕迹。只有诗人的衣衫,在细雨的滋润下慢慢变得有些潮湿,沾染上杏花的芳香。

杏花

柳树才刚吐绿,嫩绿的枝条在风中起舞,春风吹在脸上,感受到一丝温暖,没有一点寒意。远处,参天古木呈现一片新绿。是春风把它们唤醒的吧?

身为僧人,不说禅,不讲道理,但是诗中却处处含有禅机,这才是诗词的最高境界。因为这首绝句,诗僧释志南千古留名。他的诗美如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天地合一、物我合一的理念,在这首诗中得到完美地体现。身为出家人,心底纯净,因此笔下的春色也格外不同。清幽的景色跃然纸上:充满历史感的沧桑古木,缓缓流淌的小溪,孤独行驶的小船,雅致的小桥,就地取材的拐杖,天地间的自然美景,在诗人笔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人生处处有禅机。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早春时节,古木、溪水、小船、杖藜,杏花雨中,在杨柳风,大自然存在的景物,便是最美的禅意。

宋玉在《风赋》中写道:“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风是有情义的,普及天下苍生,平等待人。风,本是天地之气,天气炎热的时候,阵阵清风给人送来凉爽,并不会因为出身富贵人家或者家境贫寒而厚此薄彼。

宋代诗人晏殊在《清平乐》一词中写道: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诗人用金风细细来形容秋风,贴切生动。

天高气爽的初秋,秋风习习吹来,吹散了夏季的酷热,枝头的梧桐树叶摇摇欲坠,飘落的树叶随风舞动,构成秋天里最美的图画。

梧桐被很多诗人写入诗词中,无论是白居易的秋雨梧桐叶落时,还是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都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而晏殊笔下的梧桐,又温柔婉约,又有几分温暖。

诗人陶醉在秋日的美景里,喝了几杯醇香的美酒,微微有了些醉意,便在临窗的床榻上酣然入睡。窗外的紫薇花和朱槿花,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凋落,放眼望去,只见满地落花。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栏杆上,仿佛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庭院里成双结对的燕子,不停地叫着,仿佛不忍心离开这熟悉的老屋,做最后的告别。秋夜的风渐渐有了凉意,连银屏都有几分微寒。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笔下的秋风,温柔恬淡,与众不同。而他所写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更是浪漫唯美。

明代诗人杨慎描写风的诗词,尤为特别。这位少年成名的才子,给风赋予君子般的品格。一生坎坷的杨慎,虽然仕途不顺,但是乐观豁达。他曾用一七令的词牌填了一首词,以风为题。杨慎善于观察,心思细腻,这从诗中的描写便能看出来:风,偃草,飘蓬。过竹院,拂兰丛。柳堤摇绿,花径飞红。

风,让青草起伏,让船上的帆飘扬,经过竹林,竹叶沙沙响,掠过兰花的枝叶,兰花飘香。风,让长满柳树的堤坝摇动一片绿色,让开满鲜花的小径铺满落花。风,无影无踪,宛如天宫的仙子,缥缈不定。却又像故人一样重情义。无影迥随仙客御,有情还与故人同,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风的特色乃至灵魂所在。

而青缸残燄灭,碧幌嫩凉通。漆园篇中竽籁,兰台赋里雌雄。则以拟人的手法写出风的与众不同。

唐代诗人王勃,也曾写过一首七绝,咏风。和杨慎一样,王勃也用充满深情的笔墨描写风。他在诗中说: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每当夕阳西下,人迹罕至的山林更加寂静。这时候,风吹起松林,松涛阵阵,是世间最美的声音,难怪陶弘景可以一个人坐在山上,安静地听松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