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美景如歌漫游江浙沪

2022/9/17 来源:不详

四季美景如歌:漫游江浙沪

文/嘉仪

人在旅途,心随景动。

这里有江浙沪四季美景:早春,去西子湖畔体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旖旎;盛夏,隐匿天池花山景区,享受清幽与宁静的山林之乐;金秋,回眸上个世纪的老上海风情;初冬,沉醉于泰州乔园小清新的冬日景色……

春之奏鸣

—杭州·西湖探春—

杭州,名副其实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三月里的小雨淅淅沥沥,撑着天堂伞,漫步苏堤上。苏东坡有名句“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桃花还未盛开,垂柳已然拂波。

三潭印月,历来以优美典雅的水上园林和赏月佳处闻名遐迩。

从三潭印月坐船来到同被列为西湖十景的花港观鱼,这边厢,微风过处,树影摇曳,鱼翔浅底。

走到牡丹园,惊喜地与两只闲庭信步的蓝孔雀打了个照面,看着它们悠哉悠哉地穿过小径,随意歇息,我们不敢高声说话,恐怕惊吓到它们。

比起红鱼池处游客熙攘的场面,相隔不远却甚清静雅致,石拱桥上,青苔点点,很有沧桑之感。

从花港观鱼出来,步行数百米即到太子湾公园。这里和无锡的梅园颇为相似,遍植樱花、郁金香,成为杭州市民拍摄婚纱照的上佳之选。

行走在小溪边,徜徉在花海中,我们这一路,寻梅探春,聆听了一首恬静优美的春之序曲。

—苏州·城市有山林—

早春姑苏行,从苏州博物馆步行数百米,即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每年的迎春梅花展上,传统的苏州劈梅工艺将这座六百多年的禅意园林萦绕于暗香浮动中。

瘦、透、漏、皱的太湖石如群狮集结,蔚然成林。

琴、棋、书、画图案的花窗绿竹掩映,让人慨叹造园主人的匠心独运。

五叠瀑布珠玉飞溅,造型独特的扇亭可俯瞰园景。驻足,只为品味乾隆御笔题写的“真趣”意韵。

游毕这座清乾隆皇帝六次造访的狮子林,觉得这位万岁爷留下的“却爱狮林城市间”的佳句确实点睛。

夏之交响

—花山·赏摩崖石刻拜谒翠岩遗址—

天池花山景区位于苏州木渎镇藏书西北,进入花山,鸟道依谷盘曲,溪涧流畅、鸟语松啸,野趣清幽。沿途有摩崖石刻,历代精品迭出。山种、隔凡、洞天、穿云栈、花山鸟道等三百余处名人手迹掩映在翠林丛中,镌刻在山岩之上。

昨夜雨势不小,今日初歇。空山新雨后,穿行其间,便如置身绿色氧吧。山泉淙淙,溪流潺潺,飞瀑流泻,珠落玉盘。

翠岩寺,原名华山寺,始建于宋代,清康熙赐名,显盛一时。我们所见到的大雄宝殿、山神殿、观音殿均为近年新建。翠岩寺遗址的寺内大殿仅存石柱、石门槛,石柱斑驳,刻着时光的痕迹,被誉为“苏州圆明园”。绿萝葳蕤,兀自在石柱顶端恣意生长,透过沧桑,那一份怒放的生命让人动容。

天色渐暗,从翠岩寺折返下山,不觉有些饥肠辘辘。酒店的素斋已准备好了:凉菜双拼的藕片、小竹笋和木耳入口爽脆;清炒“海参”里的马蹄大受欢迎;三杯杏鲍菇齿颊留香;最后端上来的那碗素面的浇头以香菇木耳切成丁,佐以三五颗翠绿的毛豆,面条尽数下肚,连面汤也舍不得剩下。我们问及这碗面的名字,回答是:菩萨面。

—天池山·相约天池听风赏景—

从花山景区驱车到天池山景区约十多分钟。天池山又称“江南小黄山”,以山林石景多泉而著称,因半山有池而得名。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林中树林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由山中泉水自然奔流而成的桃花涧虽不见落英缤纷,层层流水景致与山林光影变化,深深浅浅的绿意蔓延开来,愉悦的心情似乎也漫延开来了。

天池由众多山泉汇聚而成,池里碧水清澈见底,池周奇石林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千年古刹寂鉴寺庙宇轩昂,明黄的院墙或掩映于茂竹修林,或倒映于澄清碧水,给天池山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我们流连于洗心池、旱船、古紫薇树、寒枯名泉等景点,尤其是迄今保持完好的元代石屋,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乃镇山之宝。

“人间有味是清欢”——让我们相约天池,一起来听风赏景,让山野的徐徐清风吻过脸庞,听鸟儿啁啾宛转在耳畔,在山林中撷一片落叶,抚一缕阳光,掬一泓清泉,享受清幽与宁静的山林之乐吧。

秋之行板

—南通·濠河风光—

南通可以用“一山一水一人一城”来形容,一山是指佛教名山狼山,一水系古代护城河濠河,一人是晚清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与教育家张謇,一城是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

白天,我们漫步河畔赏美景,闲庭信步都市行。南通素有“博物馆之城”的美誉,在老城区,十多家博物馆、艺术馆如明珠散落在濠河两岸。其中尤以张謇创办的中国首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最为有名。博物苑内的濠南别业是张謇先生的故居。这座建于上个世纪的英式小楼,外形气宇轩昂。门前一株百年紫藤,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屈曲,翠羽般的绿叶藤蔓衬托得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宅生机焕发,一如南通人民对张謇依依的思念,韵味悠长。

夜幕降临,濠河夜游如约而至。游船码头处,五座雕梁画栋、绿瓦金边的亭阁,错落有致地伫立于濠西书苑东侧河岸。入夜,皓月东升,五亭翘首相邀,是为“五亭邀月”。当地人多登阁凭栏,观赏玉轮亭影,濠上风光。慕名而来的游客则爱登上那一艘艘古色古香的画舫,开始一段环绕着南通老城区的濠河夜游。耳畔有讲解员将南通的人文典故、山水胜景娓娓道来,眼前是被绚丽的灯光映照得五彩缤纷的名胜景点,仿佛有一种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上海·漫步武康路—

虽然来过上海多次,可是走在武康路上,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热闹的淮海中路拐进武康路,时光仿佛倒退了一个世纪。成排高大的法国梧桐在静谧的马路上空携手相望,几十幢老洋房沿途散布,历经近百年的沧桑,它们大多铁门紧闭,透着神秘,唯有院墙内的绿意,无法遮挡。

洋房大多诞生在风云际会的近代,它们的主人有国母宋庆龄,文学巨匠巴金……这里昔日高朋云集,见证了几多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而今斯人已去,唯有院内的香樟树依然苍翠挺拔。

武康路的尽头,是位列上海十大优秀洋房之一的丁香花园,系李鸿章为其宠妾丁香所置。花园里紫藤缠绕,蜿蜒起伏的院墙在无边绿野中若隐若现。不由让我想起王安忆的《长恨歌》,昔日的王琦瑶们是否曾经在这里款款而行?

漫步武康路,仿佛是经历了一次海派文化之旅。走完这条街,我对上海多了一份亲近。

冬之叹咏

—长兴·寻银杏不遇—

对于长兴小浦镇八都岕的十里银杏长廊慕名已久,驱车而至,却与那如画的金色长廊擦肩而过。与白居易游大林寺的境遇相类,只是白大诗人有感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而我们依着城市银杏转黄的时节来访,却不知青山深处的银杏已然飘落。

寻银杏不遇,入竹海深处。有碧绿深潭,似明镜镶嵌其中。沿湖茅舍古亭,错落有致。缘溪而行,水声潺潺,益觉淸幽。兜兜转转,怡然自得。

—泰州·品味乔园—

乔园,初名“日涉园”,被我国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淮左第一园”。

时值初冬,又兼细雨霏霏,偌大的乔园,游人寥寥无几,漫步在这座泰州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私家园林,还真有些“私享”的感觉。

雨水渐歇,我们走过湿漉漉的蜿蜒曲径,那一簇簇麦冬草被洗刷的青翠欲滴、格外精神。透过八角院门,郁郁葱葱的修竹在寒风中簌簌作响。一口古井井壁上,布满的井绳刻痕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雨中的乔园弥漫着些许淡淡的、薄薄的凉意却又有着沁人心脾的清新感觉。怡心池一平如镜的绿色镜面上,雨雾迷濛,恰如涟漪漫开的丝丝微笑。山响草堂前的那块瘦漏透皱,四美俱优的太湖石,正如美女照镜,顾影自怜,含情脉脉。

午韵轩前一树绯红的五角枫叶,似彩云落坡,色泽绚烂。飞檐翘角、轻盈灵动的来青阁前,枝干挺拔的南天竹红果累累,含着雨露的样子像是噙着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子,垂悬欲滴。

走过文萃堂,忽闻暗香浮动,循香而至,惊讶地发现,山坡前一株腊梅已然缀满花苞,更有性急的已迫不及待地绽蕾开放,蜡般质感、略带透明的花瓣让人心生怜爱,与清寒相伴随的阵阵幽香沁透身心。

冬游乔园,固然不若姹紫嫣红、风和日丽的春日气象,然细细品味,亦如一幅笔调疏淡、风韵深厚的写意画作,素淡的画面里那几抹点染出彩的亮色沉醉我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