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建起来了小康梦圆

2023/2/25 来源:不详

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m.39.net/pf/a_6140851.html

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将更充分!7月22日,国务院召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人被同期住建部负责人的解读所吸引——“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

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对好日子的憧憬中,“住有所居”始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棚改累计开工超过万套,帮助多万居民“出棚进楼”;截至年底,多万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累计多万困难群众领取租赁补贴,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在继续扩大、完善!

窗明几净鸟语花香

如今,遍览神州大地,农村人居环境和住房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居住条件,是小康生活的基础载体。漫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联星新村,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徽式建筑错落有致,户人家的住宅房顶、院落和养殖圈舍里安装着数以万计的光伏发电板,深蓝色光伏板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闪动着耀眼光芒,仿佛一片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

曾经荒废的角落建起了休闲广场,泥泞的乡间小路也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整洁的村道两旁,花香四溢,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别样景致……“原来的居住环境太差了,‘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一下雨,路上全是泥,进出特别不方便。如今,新村都是柏油路,天然气做饭、太阳能发电,咱日子不输大城市!”说到现在的好日子,村民杨改枝胸脯挺得老高。

——居住条件,是获得感的重要源泉。这边朵朵梅花绽放,那边串串“福”字相连,山东东营六户镇小许村74岁的村民崔秀英,正欣赏着新家玻璃窗上的窗花。这些,都是她亲手剪的。

“过去墙上有裂缝,下雨房顶漏水。”崔秀英回忆道,自己独居多年,因为无力修缮,住的老房子在风吹雨打之下,渐渐成了危房。

幸运的是,“十三五”期间,当地政府采取宜固则固、宜建则建、宜养则养等灵活方式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就这样,崔秀英的旧房从建档到销户用了不到两个月,新房很快落成了。“嘿!真不错!客厅、厨房、卧室,分得清楚,住得舒服。平时还有志愿者上门提供心理咨询、剪发等敬老服务,现在的生活美滋滋的!”崔秀英笑得合不拢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表示:“脱贫攻坚以来,共万户、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同步支持了万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边缘贫困群体改造危房,有效缓解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为我国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房住不炒安居乐业

租、售、改、补多种方式一起,把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广,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共同促进着“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目标的实现。

住有所居,首先要解决“有没有”。

“过去一直租住在私人出租房内,一家三代人住在同一间房,生活很不方便,环境也比较差。现在通过摇号,我租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公租房,小区环境整洁、美观,还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小孩的成长也有了一个美好的空间。住在这样的小区里,别提多舒心了!感谢政府为我们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这样的居住环境!”谈起保障性住房带来的好处,租住在云南省腾冲市锦绣雅苑公租房里的陈艳会十分兴奋。

数据显示,年至年间,腾冲市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套,全部完工并分配入住套,分配率97.1%。棚户区开工套,累计发放廉租补贴户.5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中低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的住房困难问题。

住有所居,还要关心“好不好”。

甩着手、健步走,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宜居小区里,刘桂华以晨练开启新的一天。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武钢,来自四面八方的产业大军在搭建的简易工棚安家落户,形成了武汉最大规模的棚户区——工人村。“进门要低头,白天要开灯,厨房当卧室,厕所排长队,家家生炉子,户户冒油烟……”追忆往昔,刘桂华感慨万千。

政府的棚户区改造政策,让工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区环境日益改善,楼房外立面整修如新;实施海绵工程,铺上渗水砖,改变了下雨“一走一脚泥”的状况;补种了紫薇花、栀子花、桂花,加上原有的枇杷树和橘树,宛如一个花果园……“现在,这里配套越来越齐全,地铁5号线还修到了小区门口。以后,坐地铁一个小时就可以逛遍武汉三镇!”刘桂华开心地说。

7月8日,武汉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计划年全市改造完成老旧小区个;到年,基本形成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全面完成年底之前建成且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年末的10.64%提高到年的63.89%。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由年的5.7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近40平方米。

建章立制护航民生

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共有产权房、集中式租赁住房……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旨在进一步建章立制,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其中多项条款引发了市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