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和紫薇用过的家具,你认真看过吗
2022/5/1 来源:不详明清家具研习社
研习君语
漱芳斋里有天地
烟雨楼:是真是幻
先说一点,还珠格格在拍摄第一部戏的时候,是借的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的景儿,拍第二部时则是在北京按烟雨楼的样子1:1搭建了漱芳斋。
所以有喜欢《还珠格格》想要真正重温旧梦的看官,记得找准地方,去承德。
除了还珠之外,隔壁剧组《梅花三烙》里也提到了漱芳斋,但是仅仅作为大臣府邸院落。
作为取景地的烟雨楼,位于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四十五年仿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而建的。
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后有楼两层,红柱青瓦,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四周有廊。上层中间悬有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阳书屋,是皇帝读书的地方,楼西为对山齐,两者均三间,楼、斋、书屋之间有游廊连通,自成精致的院落。
而在还珠当中,虽是戏说,但也有很多地方是参考了古代陈设。譬如电视剧中“漱芳斋”的正殿:
在明间正中,位于正位的是宝座,宝座后设座屏风,后壁墙上设楹联与对联,两边根据需要放置甪端、香几或是设宫灯。宝座上根据需要可以设炕几,均为对称手法布置。
恭王府里正位就不够等级设宝座
设的则是一套中堂
下方两侧陈列两椅一几,尊者长者坐正位,其余依尊卑次序分坐在两侧的椅子上。(严格来说,紫薇对弈这一名画面是错误的,以紫薇宫女的身份不可能与乾隆这样同坐宝座)
正殿两侧次间,一侧设美人榻,旁有小几。另一侧为梅花形圆桌与方边凳。
无论是这种单翘头一边上扬的美人榻还是这种花型的圆桌,出现的时期都较晚,应为中晚期后。
而在漱芳斋二楼,才是小燕子和紫薇真正起居的地方。看上去有点像南方的拔布床,实际上是用隔扇、炕、床围环绕而设。
另一侧次间,则以平头案置炉、置瓶、置书画,往里则是书房,小燕子罚抄正在此处,文房用物一应俱全。
漱芳斋:戏台内外
漱芳斋这地儿,其实乾隆甚至清代之前时就有了,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年),如今看故宫地图,可以发现它在重华宫东侧。
原本漱芳斋也不叫这名儿,它本是乾西一所,是属于乾清宫西五所之一,和乾东五所一样都是清代皇子们在宫中的居所。
重华宫实景,图源
成都博物馆
乾隆与富察皇后在这里大婚
芝兰室是他们的婚房
为啥它后来改名叫漱芳斋呢?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住在隔壁乾西二所的弘历,登记当了皇帝,原本平平无奇的二所便升级成为了潜龙府邸,别的皇子也没法儿住,改名成“重华宫”。
而与重华宫仅一墙之隔的头所,曾经是弘历少年读书的地方,沾了点怀旧的光,被新建了个戏台,改名叫漱芳斋,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漱芳”即是花朵经过洗涤后更加明丽绚烂,隐含着修养美好德行之意。
不过有趣的是,在《甄嬛传》里女主最开始居住的又远又偏僻的“碎玉轩”内也有一戏台,和漱芳斋的状况倒是异曲同工,可能还珠中老佛爷(甄嬛和老佛爷的原型都是崇庆皇太后哦)不喜欢小燕子的原因,可能也有嫌弃她糟蹋了自己早年的美好回忆?
漱芳斋为工字形殿,有前后两座厅堂,中间有穿堂相连。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安风门,余皆为槛窗。
与南房和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东配殿明间前后皆开门,东出即御花园。
游廊
室内明间与次间以落地花罩分隔,以楠木制作,十分精细,东次室额曰“静憩轩”,为乾隆七年(公元年)御题。
李敖当年受邀参观故宫博物院
便是和当时的院长郑欣淼在此处休憩聊天
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东间这面多宝阁了。
五具成套多宝格,一字排开,间隔不一,错落有致地分割出一百多个矩形隔层作为陈设空间,边镶角牙,安放着高低大小各不相同的珍宝百余件,装饰着整整一面进深三间的东山墙。
南房北面接亭式的戏台一座,与漱芳斋前殿相对,是仅次于畅音阁大戏台的一所戏台,其面阔、进深各三间,台面90㎡左右,黄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风格高雅,匾名“升平叶庆”。
戏台上有楼,天花板上设天井,可以放井架辘轳等机械设备,供演神仙剧使用;台板下有一口大井,增加共振,可以帮助声音传播的更远。
除了外面的大戏台之外,后殿名“金昭玉粹”,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檐明间接穿堂与前殿相连,余皆为槛窗。另有西耳房一间,西配房三间。
后殿乾隆御题诗紫檀屏风
金粉漆乾隆帝御笔
铃“乾隆宸翰”、“所宝惟贤”印章
殿内西梢间,还有一座小型戏台,呈方形亭子式,其上有匾额“风雅存”,抱柱为求风雅仿竹木雕刻。
前檐左右柱上悬挂的一幅楹联竟做成两张古琴的样子,显现其风雅之别致;琴上漆黑、金轸、雕绿字: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台后开小门与西耳房相通。
小戏台面朝东边,在东室殿内有乾隆亲笔题的“庄敬日强”和“高云情”匾额,两侧对联为“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
在这儿是为了平时乾隆与皇贵妃、崇庆皇太后在这用膳时,还能够一边吃一边看出小戏,类似“人肉小电视”的意味。
“风雅存”内景
图源成都博物馆
在这儿,乾隆平日里就带着大臣来附庸风雅、写写诗填填词儿。
每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大节和吉日,又常陪着崇庆皇太后在后殿进膳、观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以示庆贺。
比如重华宫、漱芳斋固定会举行茶宴,宴上围绕一主题,从皇帝开始做诗,臣子接上句,一人一句,联起来就是一部完整诗篇。乾隆那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诗里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也来源于此。
除夕新年,乾隆每岁新正开笔书写前先到阐福寺拈香,然后回重华宫漱芳斋书写“福”字,赐给大臣,以示恩宠。
《国朝宫史》记载,“皇帝以‘赐福苍生笔赐’书‘福’字十余幅贴各宫”,“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侍卫至重华宫;二十六、七等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乾清宫,赐‘福’字”。
如今作为贵宾接待处的漱芳斋
所以,不论是乾隆之前,还是乾隆之后,漱芳斋根本就没有皇室格格的事儿。只有在宣统皇帝逊位后,同治帝瑜妃、瑨妃曾居漱芳斋芝兰室,遇太妃诞辰日,仍于此处传戏,直至溥仪被迫“即日出宫”。
在一个大臣常常出入的场所,乾隆会把他的宝贝女儿放这儿住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正如漱芳斋戏台一样,台上是戏,台下还是戏。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