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大帝转世大唐,秘密在东瓜西瓜身上,密
2022/8/9 来源:不详《西游记》解读之八十三
紫微大帝下凡大唐,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其下凡时机的选择,十分玄妙。
贞观十三年,取经工程正式启动,观音姐姐悄悄潜入大唐,藏身于土地庙:
菩萨道:汝等不可走漏消息……借你庙宇(土地庙)权住几日……把个土地赶到城隍庙里暂住,他师徒(观音和木哪吒)隐遁真形。
按照李世民登基时28岁计算,28加13,等于41岁,再加上皇帝改年号一般会稍微晚于登基,此时的李世民,大约42岁左右。
换句话说,紫薇大帝在如来正式启动取经前的约42年下凡,玄机在哪里?
那个时候,紫微大帝的手下,天蓬元帅被打下凡间;佑圣真君升格为真武大帝,位列五方五老;北极四圣的另外两位,由玉帝亲自指挥。
曾经作为四御中势力最彪悍的紫微大帝,其下凡时,基本上已经是光杆司令。
作为地位仅次于三清和玉帝的紫微大帝,他的下凡,一定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借口。
同时,也一定有其老上级太上老君的指示和玉帝的任务。
一个重大问题是,作为凡人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是紫微大帝下凡?
一般认为是不知道。
理由有:
一,龙王死后找他麻烦,他很怕,还让大臣站在门口保护自己。
二,地府催判官带他去见阎王,他还是怕。
三,阎王给他施礼,他受宠若惊。
四,面对阎王的客气,李世民表示要送阎王瓜果。阎王说了句信息含量十分惊人的话:我们这里有西瓜东瓜,就是没有南瓜。
西瓜,西牛贺洲的瓜!
东瓜,东胜神洲的瓜!
谁送的?
佛门在西牛贺洲!
南斗星君在东胜神洲!
可见,把李世民带到地府,并为其加寿的事情,是佛门和南斗星君也就是寿星策划的。
佛门不用说,当然是观音姐姐指使的。原著为人加寿的权限,在南斗星君手里,他表面和佛门近,其实是玉帝的心腹。
带李世民到地府,是为了让他回去搞水陆大会,启动取经。
加寿20年又是什么意思呢?
几乎百分之百的解读,都认为这是佛门和寿星巴结紫微大帝。
自作多情!
佛门为了取经,手段极其恶劣,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哪里有半点慈悲之心?
加寿20年,有两大原因:
一是有20年,取经工程已经完成,在这20年中,紫微大帝是皇帝,更是凡人,无法对取经形成威胁。之前讨论过,为了取经,天庭紫微大帝的北方势力,损失惨重。
二是,将来紫微大帝回归天庭,即便愤怒,但人家为你加了20年寿命,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那么,李世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紫微大帝下凡呢?
仔细研读原著,我认为,李世民其实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是紫微大帝!
理由:
一,龙王被砍头前去找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答应救它?
这个龙王又不是李世民的亲人朋友,作为皇帝,没理由救龙王啊。
真相就是,渔夫在河里打鲤鱼,龙王是为了救鲤鱼的命,才违背玉帝圣旨的,这才是大唐皇帝要救龙王命的原因。
二,为什么?一个骇人的真相是,太上老君的尊号,在历史上,最先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加的!大唐皇家认太上老君为祖先!
三,这说明太宗皇帝完全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就是要尊太上老君!这其实就是表明自己是老君的人,公开和玉帝唱对台戏。
四,由于老君姓李,大唐皇家姓李,所以唐朝禁止杀鲤鱼!
因为鲤鱼的鲤,和姓李的李,谐音。
五,李世民面对观音菩萨现出救苦原身,仅仅是礼拜,并不下跪。
原著:
喜的个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
李世民要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紫微大帝,比观音高,他作为凡人皇帝,见到观音菩萨显出原身,岂有不下跪的道理?
六,金鱼!
原著李世民还阳,出现三次关于金鱼的描述:
第一次:
太宗皇帝……随着朱太尉……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
唐王见了心喜,兜马贪看不舍……被太尉撮着脚,高呼道:还不走,等甚!扑的一声,望那渭河推下马去,却就脱了阴司,径回阳世。
第二次:
唐王道:朕骑着马,正行至渭水河边,见双头鱼戏,被朱太尉欺心,将朕推下马来,跌落河中,几乎渰死。
第三次:
出了那六道轮回之下,有朱太尉请朕上马,飞也相似行到渭水河边,我看见那水面上有双头鱼戏。正欢喜处,他将我撮着脚,推下水中,朕方得还魂也。
前后阐述有所不同,第一次说是一对金鱼,后面说是双头金鱼。
秘密何在?
有说金鱼是佛门的什么吉祥宝贝的,有说是警告太宗皇帝的,感觉都不靠谱。
一,仔细想想,这个朱太尉是什么人?当然是佛门收买的人,他为何不想让太宗皇帝看金鱼?显然这金鱼和佛门无关,不然你随便看,就是要你看,对不对?
二,两个金鱼或者双头金鱼,好理解,当时皇帝在阴阳两界之间徘徊,好比做梦,看不清正常。
三,但他记住了金鱼!什么鱼是金色的?鲤鱼!只有鲤鱼才会有金色的。
前面说过,大唐李氏禁止杀鲤鱼,所以金鱼就代表李氏家族的符号。
四,巧合的是,阴阳太极图中,一黑一白的,其实就是鱼!
五,所以,这金鱼必须是太上老君整出的东西,以表达老君对太宗皇帝的赞赏,并暗示,真正能救你出地府的,是道家!
从取经结束太宗皇帝亲自写的圣教序来看,他老人家对于儒道佛三家的基本态度,是以道家为纲,佛家为目,儒家为用。
这既符合老君道祖的心思,也符合玉帝作为帝王推崇儒家的心思,同时还不得罪佛门,算是三全其美的大格局。
但是,核心还是以道家为主。
造福天下苍生!
这就是紫微大帝下凡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