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科学无法解释易经解读易经关键在于取象

2022/12/30 来源:不详

当今世界,易经之热大有燎原之势。然而百家争鸣,各有说法,本文试做探讨,不为正论。因易之瀚海,我辈穷生之力通沧海一粟已可入圣,无论专家、爱好者、常人,得知一二已大有裨益。

伏羲文王,谁懂易?

现在若有人宣称真懂易,伏羲文王估计得请他喝茶。

伏羲,乃华夏先祖大神,尚待龙马负图以献,始有先天八卦。

文王,乃华夏三代圣人,因循神龟洛书之意,成以后天八卦。

易之源流出于《河图》《洛书》,华夏文明也称为河洛文明。也许伏羲文王因河洛得道,窥得天机,但并非作者,版权至今是个谜。

如伏羲文王真懂易,为何仅留下难解之符号和只言片语,是失传于汪洋历史?还是文不及意,无法言明?

若说伏羲时代,仓颉尚未出生,文字还待孕育。文王之时,文字已大成,周朝图书馆有多少典籍如今已不可考,但文王的原版易经只有卦辞,乾卦只“元亨利贞”四字而已。且六十四卦,元亨利贞四字反复出现,可谓惜字如金。

其后,周公怕老爹说不明白,才续上爻辞;孔子觉得还是太深奥,方有《易传》。(一说《易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姑且不论)。

再后,历代注解不胜枚举,然皆不能逾周公孔子之高峰。

循其脉络发现,从伏羲到孔子,其实一直在注解“易”,或许已真懂,但无法言明;或许在懂的路上,依然无法言明。

但古圣先贤较后世高明远甚,未必知其所以然,但必知其然。

孔子晚年学易,慨然而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百占而七十当”,足以称为易学高手。假使孔子不以仁礼为终生使命,而以易为本,或许后世能得更多天机,华夏文明走向或有其变。

先秦之时,百家争鸣,高手涌动,后世仰望,之后再无盛景再现。盖因先秦之时,官学崩塌,私学兴起,周朝典籍散落民间,对整个时代的思维模式产生了深远印象,先秦之后私学虽不至于灭迹,但官学重掌主权,与易相关之学多有被禁。

如今观之多是天书,一则确实不为,二则非不为,实不能。至于今世受科学影响至深,解读更是难上加难。

科学释易,背道而驰

现在科学释易,隐然成为一种潮流,似乎不如此,易学便无用武之地。

但,学易首先是思维模式同频,先秦之时是同频度最高的时期,其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自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当道,科学秉权,世人思维模式与古代已全然不同。以白话文及科学思维释易,更是混乱迭出,尚不知其然,更何论知其所以然?

科学以数学为基,讲究恒定不变,1是1,2是2。自圆周率发现以来,一直在穷尽是否能算尽,一旦算尽又将如何如何。地下、海洋尚不清楚,天上宇宙诞生多少亿年算得不亦乐乎。西医治病不看整体,纠结于细胞细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化验报告只看数字。诸如此类。

当然科学自有存在价值,但以科学观万物则谬乎千里,科学观易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易早已把世界本源言明,古圣先贤已解读出其然,不易、变易、简易,实为三种思维境界,现今科学只处于不易之阶段。

如果易是道,则阴阳五行则是理,八卦九宫天干地支则是法,太乙奇门六壬三式及命理、风水等则是方,用于定国运、通地理、测人事。

欲知易之道,先明其理。阴阳五行世界之基本,万物皆可归之以观,此为不易;动静变化,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而变之,或静而待变,极则生化,此为变易;虽变化莫测,然不离阴阳五行之理,此为简易。

如,先天八卦乾坤居南北,后天西北西南。先天乾兑离震一二三四,巽坎艮坤五六七八,后天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乾一变乾六。

如科学亦如此变,整个结构便会崩塌,但世间万物确是变化万端。因此,科学只停留在不易之层面,只能管理世界基本之事。

如你的银行存款10万,一觉醒来还是10万,如要抬杠说利息,也大致不差,虽说科学以精确为己任,但永无法到达精确之极如圆周率。但你的恋人,可能明日已作他人妇;你的朋友,一句话便反目成仇;你的工作,一件事便决定是否失业。诸如此类。

世间之事,难以恒定。古有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因利生变,在当今金钱社会已成潮流。细究身边之事,不科学比比皆是,以科学观易岂能如意?

易虽玄,用之本在于经世济民,虽可观浩瀚宇宙,但不用于人,则缥缈无济。

易之用,正在于以不易之基,观变易之化,行简易之法,平衡阴阳,中和五行,小则趋吉避凶,大则定国安民。

易之用,取天地之道,终以成人,福泽当下,绵延后世。

能知其然,十有九验

学易能通一二便可谓高手,然仅能知其然,即便知其所以然也无法判定,全因无法言明。

可谓绝世顶尖高手之老子也坦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或许知其所以然,但不成言,只好“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各人自去体会。

大家或许有过感受,心灵感应胜过千言万语,文字也有力所不逮之时。同时,文言文尚有想象空间,白话文难以翻译精髓。回归经典是第一步。

然则,学易岂非没有方法?各家自悟,无法相通?

其实从伏羲以降,文王周公孔子老子及《黄帝内经》无名作者等古圣先贤已然给出知其然之法,即取象。

象者,象形,象意。古代中国大象并不稀缺,河南简称“豫”,可知象之普遍。何以“象”入手?笔者姑且私论,以供探讨。

古代(今亦是),象为陆地最大动物(恐龙时代尚在臆想,不论),在象面前,人之渺小,人以观象,不能观其全貌,盲人摸象也同此义。

取象之说,就如打个比方之意,虽不能尽言,也可一观。

如周公做爻辞,大量运用动物、器物、朝政、民风之喻,否则无从下笔。

无名经典《黄帝内经》更是运用“象”到达出神入化之境,“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藏象论”、“天垂象,地成形”、“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等,不以象之思维,《黄帝内经》亦无法传世。

再如术数命理,也是取象极至,因命理与每个人相关,可稍微细说,便于理解。

无论四柱八字还是紫薇斗数,皆源于天文之道,以阴阳五行为基,再衍生天干地支变化,以论断人之一生富贵贫贱吉凶寿夭。

古人取象也在变化,以天干地支而论,最初十天干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为: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看着都头疼,推算多有不便。后简化为如今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而在应用时,发现仍不足言明。因此,八字十神取象而出,紫薇则以南斗北斗为主的星名取象。

本文以十神取象为例,举例说明。

五行金克木,比如庚金克甲木,但庚金不能克乙木,反而乙庚相合;而辛金克甲木也能克乙木,为何?。

转化为十神取象来捋捋。

甲木为日主,庚金则是七杀,七杀暴躁,为官不正,喜欢刁难,见日主必杀,就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克星,被人管制,比如上司领导故意刁难。

而辛金则是正官,正官为贵,正直英明,每个人生活中都会受制于某人,也以领导上司为例,如日主强(能力强,会办事),领导反而喜欢,则英雄有用武之地,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如日主弱(能力欠费,办事不力),领导自然不喜,就真被克制了,其命堪忧,当然还有解救之法,如逢印生身,壮旺日主,这里不论。

但甲木日主遇到庚金七杀奈何?甲木有乙木这个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合伙人等,正好与庚金七杀很熟,而七杀为官不正,既然是自己人那就放过一马。生活中此类情况多不胜数,好听一点就是原来是一个圈子的,难听点这就是靠关系,走后门。如果八字没有乙木,那就是想进圈子没人带,想走后门不知门。

而乙木遇到辛金正官,则走不通,反而对乙木劫财的行为不耻,照克不误。正官只论甲乙木之实力,能抗大事好运而来,否则富贵远离,贫贱而至。

再者,乙庚虽有相合之意,如乙木有根不弱,且与庚金隔了个介绍人,生活中可谓底气十足、求人不示弱,加上介绍人坏事,反而激发庚金七杀杀心,则合而不合,更无从论化,危机依然存在。

注,八字看整体,此也并非命理测算,仅为举例说明取象之法。

因此,术数无论对于国事人事多有应验,虽不知其所以然,能知其然也是幸事,但当世知其然者也稀少。

取象之法,变不离本

取象可以千变万化,但也有原则,一则不能以象代本,二则不能见象生义,三则不能取象失当。

以象代本,无需多言,正如不能以方法等同原理。如中医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论治,症就是象,一个症可能代表多种疾病,无论何病,症去则病愈。

见象生义,仍以上例而言,正官七杀都是取象,八字带正官七杀并非真指当官,否则公务员多不胜数;也不一定就是领导上司,也可能是无意中遇到的所谓贵人。没有官杀也未必就贱,官杀是克我之物,克有时是一种破坏、伤害,有时也是一种压力、动力。有人天生独立自律,反不喜克。有人天性散漫,不克不成。自由泛滥人不立,民主无序事不成。

取象失当,当今甚少,如从子平八字确立以来,后世之论皆不出其框架,古法尚未明白,创新不足为取。

笔者最有印象的是李阳波。李阳波精研中医术数有水平,是个高手,但是其引入阿拉伯数字作为创新,将天干地支以数字表示,中医变成数学题则失之偏颇。

取象还有想象之义,可以衍生无尽想象。但阿拉伯数字在每个人思维中已有定式思维,比如以寅=1,寅是木、阳木、初春、虎等等可以代表很多含义,但1就是1,看见1无法想象其他含义。再如寅卯都属木,木生火,1、2怎么生4、5?寅为肺,卯为大肠,互为表里,1和2怎么表里?再以命理而言,寅卯辰三方合木,合什么?寅亥也合木,1和10有啥关系?或许到了李阳波的境界方才明了,但如此取象,其学反不能传,则为中医之憾。

所幸,古圣先贤在术数领域已完成取象工作,后人循意而用既可,当然或许有大高手将之更进一层也未可知。(张溪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