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逢春花春涌香江画家何水法半世紫荆情
2023/10/23 来源:不详何水法《花香蝶初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朝月夕最是动人。花是春日之花,月是秋时之月,要欣赏到花朝与月夕,要经春历夏,从仲春等到中秋。如今,来自杭州的画家何水法,却用他的53幅花鸟画,将热烈的春日带到了中秋节期间的香港。9月29日,由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杭州抱华楼何水法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春涌香江——何水法花鸟画作品展”在香港荣宝斋隆重开幕。
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展览:何水法笔下那中西融合的作品,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他的画里,有传统笔墨和花鸟画精神,也有现代的形式和构成,还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征服了中外艺术爱好者的心。此次展出的作品,全部是何水法今年的新作。
何水法《卧龙》
题材有传统的梅兰竹菊,也有来自土耳其的野花、马达加斯加的凤凰木、马来西亚的朱槿等外来花卉,还有菜蔬果品。形式有传统的条屏、小品、手卷,也有巨幅的佳作。而构图方面,此次更是多样,与以往的展览有很大的不同。
近年来,何水法很少创作多种花卉组合的作品,而这次,他的《笑迎春风》《园蔬有味总清香》,都是数种题材的组合,既富传统气息,又有新意。笔墨方面,有清雅的水墨,也有热烈奔放的设色作品。通观展厅,是疏影横斜水清浅与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并陈。那幅长5.8米,高2.15米的压轴大作紫荆花《春涌香江》是何水法用了半个世纪的积淀完成的。
何水法《园蔬有味总清香》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何水法就曾在前辈画家的画里看到过工笔的紫荆花,当时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在广州的岭南画派纪念馆,何水法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紫荆花,画了大量写生。回到杭州后初次尝试创作,却没有成功。因为与工笔画有相对固定的勾线、赋色法不同,写意花鸟画创作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开拓性。面对崭新的创作题材,写意花鸟画家需要新的笔墨语言表现方式,需要在顾及形似的同时,用新颖的笔墨表现出对象的神韵和气度。可以说,每拓展一个新的写意花鸟画题材,就要相应找到一套笔墨语言,这需要画家全方位的修养和能力。当时的何水法觉得自己的修为还不够,于是一直在等待创作紫荆花的最佳时刻的到来。
直到今年,接到香港方面的展览邀请,何水法才将魂牵梦萦了半个世纪的紫荆花,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而之所以给画作取名《春涌香江》,何水法也表示,香港是海上明珠,海纳百川。香港的今天与明天,都将有融融春色从四面八方涌来。他还特地选用“涌”字,因为不论是今日的香港还是祖国,都在时代的脉搏里,有力地涌动。
其实,紫荆花在何水法的记忆里,整整开放了半个世纪。
展览现场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前辈画家的画里,看到一枝工笔的红花羊蹄甲。娇嫩而灵动的花瓣,弧形开叉、形似羊蹄的叶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何水法从小喜欢画画,当时的他已经养成了对新奇的花木过目难忘,总要找机会写生的习惯。后来,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里,我终于看到了真正的红花羊蹄甲,留下了很多写生。
那时候,何水法早已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研究生班毕业,作品也得到了刘海粟、陆抑非、谢稚柳、唐云、陆俨少等前辈书画大家的指授和肯定,而且已经开始了属于他个人的绘画语言探索。对于一般的花鸟画题材,我早已了然于胸。然而,初次尝试红花羊蹄甲创作,还是失败了。那是一幅四尺三开的作品,形似与气韵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当时觉得,这样有灵性的花儿,还需要更凝练、更成熟的笔墨来表现。
年,香港如期回归祖国,区花紫荆开放在了特别行政区区旗上。何水法看到区花的那一刹那,瞬间勾起了多年前的回忆。“原来,我二十岁出头初次见到的画里的红花羊蹄甲,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紫荆。”何水法创作紫荆花的念头再次开始在我脑海中萦绕。
与工笔画有相对固定的勾线、赋色法不同,写意花鸟画创作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开拓性。面对崭新的创作题材,写意花鸟画家需要新的笔墨表现方式,需要在顾及形似的同时,用新颖的笔墨表现出对象的神韵和气度。可以说,每拓展一个新的写意花鸟画题材,就要相应找到一套笔墨语言,这需要画家全方位的修养和能力。我一直在等待创作紫荆花的最佳时刻的到来。
这一等便是20年。
“今年年初,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香港荣宝斋邀请我到香港举办展览,准备作品时,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在我记忆里开放了半个世纪的紫荆花。”何水法追花半世,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也穿越了五大洲的山川河流,像紫荆花一样花朵娇俏动人、叶片富有特色的花,他还没有见过第二种。而且紫荆花的花期特别长,能够经秋历冬,迎来满园春色。在中国的传统花卉里,能够“花红百日”的紫薇,已被前人频频歌颂,像紫荆这样花放半年的,更是难得。而且,紫荆花开的时候,满树嫣红,远望如锦似霞,正如香港和祖国的今日气象,春意盎然,蒸蒸日上。
准备了半个世纪之久,终于动笔时,何水法思如泉涌。当高2.15米,长5.8米的巨幅宣纸铺开,毛笔在端砚里饱蘸浓墨之时,一幅壮丽的紫荆图已在我脑海里跃然而出。这20多年前关于形与气的纠结,早已荡然而去。笔底流溢而出的,是紫荆花那朝气蓬勃、绚烂热烈的气势和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力量。画里凝结的,是何水法半个世纪里对紫荆花的魂牵梦萦,也是20年里香港和祖国的发展与进步。
挥毫下笔,一气呵成。题款也是瞬间涌入脑海——春涌香江。香港是海上明珠,而海纳百川。香港的今天与明天,都将有融融春色从四面八方涌来。在繁体字里,涌字也有“涌”和“涌”两种写法,我要用带有“力”的“涌”,因为不论是香港还是祖国,都在时代的脉搏里,有力地涌动。
在祖国大陆,也有一种紫荆花,早春里满枝艳红,摇曳生姿。这种紫荆花,一直是古代文人笔下骨肉亲情的象征,寓意着思念、亲密与和美。香港的紫荆花与大陆的紫荆花同属一科,本是近亲。香港的紫荆花同样也是两地民众、两地文化友好交融、互动沟通的象征,昭示着两地更加美好绚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