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紫薇之约吧

2023/12/22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紫薇之约

弢姑娘

步道旁,有很多紫薇,这个夏天,每天我们都会相遇,或在晨曦下,或在月光里。

那些花儿一直盛放着,就像生来如此,而且永不会凋谢似的。

光滑的主干上长满了蓬勃的枝条,年轻的紫薇树枝条向上,成熟些的紫薇枝条则像烟花绽放,砰的一下四散开来,在风中上下摇摆。

在每一根枝条的顶端,是密密匝匝的锥形花序,而每一朵花,围绕着杏黄的花蕊花须又散开几簇花瓣。

于是,一整株的紫薇便显出花团锦簇的气象。那花本来就是一堆堆的拥在一起,每一朵,又像皱纹纸一样挤挤挨挨,也难怪汪曾祺形容紫薇“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花虽然乱,却很长情,耐久而又坚韧。人人都说花无百日红,可紫薇却偏偏不信这个邪。它硬是从暮春浅夏开到了秋初。

在夏日灼热的光照下,在各种绿意葱茏的深碧浅碧中,紫薇悠悠地绽放着,桃红、粉红、紫色、白色,如云似锦,烂漫柔媚。

如果说四季都有自己的颜色,那么,春天一定是五彩的,桃红柳绿、梨花白油菜黄;秋天定是成熟饱满的金黄,那是秋实秋叶的颜色;冬天呢,应该是素简的水墨色了,疏疏几笔,勾勒出一幅淡墨山水;夏天正是树木疯狂生长的时节,绿色是主打色,除了园中的栀子和茉莉白,天地间最耀眼的就是这紫薇和木槿了。

可是木槿也是朝开暮落的,唯有这紫薇,不开则已,一开,就是百日。故而,紫薇又名“百日红”。杨万里亦曾立诗佐证:“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所以,要看紫薇花,是不用着急的。在这急躁的世界,紫薇以她淡定的姿态诠释着不慌不忙,来日方长的要义。

赴一场紫薇之约吧。

晴日里,紫薇花以蓝天为背景,是一幅饱和度极高的画卷。一枝枝婆娑的枝条,叶片互生或者对生,树枝尽处,是绵密的花朵,在蔚蓝的天空下摇曳,红色热烈,粉色娇媚,紫色高贵,而白色的银薇在蓝天的映衬下倍显纯洁。

月光下,紫薇花树变得朦胧婉约。散步至此,常喜欢在紫薇树下的长椅上小坐。月光从紫薇枝叶的罅隙间漏下,近处有斑驳的疏影,稍远是如水的月光,再远处是万家灯火。夜色温柔,花影重重。有一种夏天难得的清凉静谧。

因为紫薇又名“痒痒树”,便着意去挠她光滑的树干,果不其然,从树干到树顶,从枝叶到花朵,顿时花枝乱颤,为迷人的夜色增添许多动感。

最妙的还是雨中去看紫薇。枝叶如洗,遍体润洁。上有盈盈的雨滴,晶莹剔透。枝条随着微风轻轻摇摆,那些雨滴儿也随之晃动,总有一些从枝头、花瓣上坠落,明明是听不见的,可心里却仿佛真的听到了雨滴坠落地面时“啪”“啪”的声音。一时之间,只觉心境澄澈清明,被尘世浸泡得坚硬蒙垢的心灵都瞬间柔软洁净了几分。

紫薇柔美,却有着执着坚定的力量。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紫薇吗?她也许不如夏雨荷那样令人惊艳,却自有一种娴雅清丽的气韵,不急不慌,安静而有着自己的主张。

杜牧是如何说紫薇的呢?“晚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以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春天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时节,可不过几日,桃李芬芳,一夕花谢,便都零落成泥碾作尘。

而盛开在夏天的紫薇,烈日灼灼也罢,雨水漫漶也罢,日出日落,风云变幻,人们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她以长情、执着、坚定,温柔了岁月,点缀了盛夏,慰籍着人们被酷暑折磨得焦躁的心灵。

在过去,紫薇是一种尊贵的象征。还记得封神榜里那个温润如玉的伯邑考吗?他被姜子牙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是诸神中仅有的六位大帝之一,是尊贵、权力和帝皇的体现。

在唐朝,朝廷用紫薇来命名官署,开元年间,中书省被改做“紫薇省”,中书令则为“紫薇令”。白居易任中书郎时,就写过这样的句子: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郞。可能也是因为此,自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庭院中多植紫薇。

花开两面,剑有双刃。也正因为紫薇被称为“官样花”“富贵花”,所以亦为过去清雅的文人墨客不屑,他们更爱歌颂描摹能耐风雪严寒的梅花、能经得起风霜的菊花、还有高洁的荷花,以及清雅的兰花,象征气节的竹等,而很少让紫薇入画。

如今,这曾经的官样花,也早已遍植天涯,飞入寻常百姓家。路边、小院、山间、坡坎,时常可见,成了大众之花,平民之花,成了漫漫夏日里最接地气的鲜花,承接日月精华,绽放一树锦绣璀璨。

可是紫薇开在哪里又有什么打紧呢?无论人们赋予她什么样的定义,她就是她,有着蓬勃的气势、旺盛的生命力,释放自己的美丽,做一朵不被定义的花,书一页独特的经历,忠实于自己,践诺与夏天的约定。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弢姑娘,陕西汉中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