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与花的渊源以花赋诗,以诗明志
2024/9/30 来源:不详在古代社会,花是优雅生活的象征,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
古人向来注重寓意,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内涵。
红到发紫的古装大剧《甄嬛传》中,有这样一段剧情。
皇后邀请一众嫔妃来到后花园赏花,华妃见眼前的粉红牡丹开得正盛,便想借此嘲笑皇后。
她采下一朵大红芍药说:“这牡丹花开的甚好,只是粉红一色终究是次色,登不上大雅之堂,还不如这芍药,虽非花王,却是嫣红夺目。
粉红是妾室所用,只有正红和嫣红才是正室所用,其实只要人年轻簪什么颜色的花都可以。”
用粉红牡丹内涵皇后出身低微,人老珠黄。
听到这话,皇后当时的脸都气绿了。
为了打压华妃的嚣张气焰,替皇后解围,甄嬛挺身而出,当众吟一首《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诗一出,皇后顿时豁然开朗,脸上挂满笑容,并跟着反击:
“尊卑自在人心,芍药再红终究妖艳无格,不及牡丹国色天香。”
原本傲娇满满的华妃,被怼得哑口无言。
许多看似平平无奇的花,在古代文人的笔墨下却大有深意。
自古以来,牡丹深受人们的喜爱。
刘禹锡的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将牡丹“花中之王”的地位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沉淀,牡丹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
秦朝以前,古人没有细分牡丹与芍药,将牡丹视为芍药的一种。
《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当时,牡丹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青年们通过赠送对方牡丹,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在民间,流传了许多与牡丹相关的爱情故事。
著名画家顾恺之在创作《洛神赋》时,就是以牡丹为背景,将牡丹融入画中,融入这段凄美情缘,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与不舍。
广为流传的《牡丹亭》,同样刻画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世人奉为经典。
古人们用诗词歌赋在花的身上寄托美好的愿景,赋予了花文化深刻的内涵。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牡丹的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布置婚房时,人们会将牡丹图案的剪纸贴在墙上,门窗上,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许多人的家里都有一套牡丹图案的棉被,寓意着吉祥如意,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古诗中写花的作品很多,诗人用白纸黑字构造出一个五彩缤纷的花香世界,他们将自己关于人生的思考藏于文字之中。
唐代诗人杜牧曾因为一首诗获得“紫薇舍人”的雅称,这首诗便是《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支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整首诗对“紫薇花”只字不提,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紫薇的芬芳。
秋露时分,在万花凋谢之际,一枝紫薇迎着露水悄然绽放,不与春花争奇斗艳,淡雅高洁,谦逊内敛。
杜牧经历了从唐宪宗至唐宣宗六朝,当时正处于牛李党争激烈的时期,他以“紫薇花”自喻,表现自己虽处纷争之中,但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决心,独守刚直节操。
古代文人常以诗歌中的意向,来表达自己的追求。
被称为千古爱莲第一人的周敦颐,凭借一首《爱莲说》成为莲花形象的代言人,后世的颂莲诗与之相比,都稍显逊色。
一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后世奉为经典,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言。
身处乱世,周敦颐借以莲花来表明自己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在古代文人的眼中,花不只是单纯的花,更是一种精神载体。
花是传统艺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意向,展现了历朝历代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貌。
唐宋时期,赏花之风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加入赏花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许多与花相关的艺术作品。
文人雅士经常以花会友,吟诗作赋。
《武林旧事》中记载:“起自梅堂赏梅,芳春堂赏杏花,桃源观桃,粲锦堂金林檎,照妆亭海棠,至于钟美堂赏大花为极盛。”
种花、赏花、咏花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
中国文人墨客爱花,主要爱花的品质,爱花的内涵,追求其内在的精神价值。
花文化生长于华夏大地,扎根于中华人民的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富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徜徉在花的世界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品味民族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