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塑龙虎与北斗九星图,体现了古人怎样的心

2025/1/17 来源:不详

导语:自史前社会开始,人们在追寻物质生活的满足的同时,也开始注意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将自然界中许多现象解释为神灵作用。在古代社会早期人们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形成了各自一套独特的信仰和精神体系,这些内涵蕴藏着人们丰富的天文观念。

古代社会奉行承天之命的思想,在进入复杂化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将这些天文现象和特殊王权加以对应,显示王权的至高无上。在王权和神权相互结合的时期,神权和王权相互结合预示着古代人们期望借助天命来庇佑人间。在这样的天文和政治混合情况下,古代人们往往根据天象来观测政治,于是就有了后世的“钦天监”。天和人本就是宇宙世界的自然组成部分,在宗教体系中却被强行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于自然神力的赋予。

史前社会的王权与神权

史前社会早期人们通过神权来构建起部族当中的共同信仰,在部族中拥有这种神力的人就是当时最具威望的人。同样也是这一批人,在社会发展进入到较为复杂的早期国家阶段时,成为了政治权力的核心代表,兼具神权和王权。

史前社会的宗教观念

人们最早注意到关于天地的观念或许与抬头望见星空有关,亦或许是人们开始思想人死去之后会去往何处的问题。望见星空,是人们最早的天文世界萌芽,而思考死后去处则和早期宗教思想有关。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会将鲜红的赤铁矿粉撒在死者的四周,或许就是因为人们以为失去血液就会死亡,而鲜红的粉末能够补偿失去的鲜血,相当于给了人第二次生命,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永生。

山顶洞人头骨化石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墓地发现有一座墓葬中存在着这样的奇特景象:墓葬中间摆放着一名成年男性骨架,而在骨架两旁分别用蚌壳堆塑起来龙和虎的形象。龙和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意向,既是四神之一,也是象征时间轮回的十二生肖的重要成员。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龙和虎都与天文和宗教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正是如此,这名男子被认为是史前社会的巫师,在原始部落中扮演着通天绝地的宗教作用。

蚌塑龙虎墓葬

史前信仰的与神权相连

在史前社会时期,拥有某种特殊力量的人常常被认为具有上天认定的某项才能,是注定的领导者。史书记载,巴人的领袖禀君“以矛刺穴。能著者为廪君,四姓莫著,而务相之剑悬。又以土为船,雕画之,而浮水中”。正是因为务相具有这些特殊才干,因此被五族智人认定为具有天赋的统领,能够带领巴人实现强大。

良渚文化玉琮

在早期社会神权与王权往往密不可分,早期国家社会中的王往往也是当时社会中的神职人员。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因为具有了神权,这些人才具备了掌握政权的能力,而维系政权的稳固也需要借助神权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商周时期统治基础的来源

。以良渚文化为例,良渚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社会,大型墓葬中往往同时随葬玉钺等象征军政权利的物品,也同出有玉琮等象征神权的随葬物品。这表明良渚社会是一个神权与王权并重的史前国家。

王权的进一步神化

在早期社会将神权与王权相联系是维系早期社会稳定和特殊阶层统治的重要结果,这一时期为了强化王权还设计了一套将王权与天文对应的理念。

古城与王权

我们知道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命脉所在,同时都城也象征着王权,是最高统治者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都城的修建至关重要,不仅包括高大的城墙还包括了城壕以及各项防御设施等等。在史前城市中还出现了将都城与天界直接对应起来的联系,这一现象在中原地区王都中尤为突出。以河南双槐树河洛古城为例,城内发现有以九个陶罐组合而成的北斗九星,显然和古代的承天之名以及天下第一等思想有关。这样的将都城与天象联系起来的方式还影响到了秦汉时期都城的修建。

河洛故国遗址

汉长安城的都城形制

汉代长安城的都城修建充分体现出汉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帝王独尊的理念,整个城市设计摒弃了史前社会一直延续而来的中轴对称的设计理念,转而为蜿蜒曲折的形态。长安城在历史上以其“北城蜿蜒如北斗七星,南城曲折如南斗六星”而获名“斗城”,表示人间与天界的对应关系。汉代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社会,和史前社会分裂对立的社会形态有所不同,史前社会万国林立,各个部族社会之间相互争斗,缺少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而汉代无论是疆域、人口还是实际控制力都远远超过了此前,因此将都城直接修建成了星象的形态,直接意味着天子所都的含义,其气魄和规模远非史前所能比拟的。

西汉长安城平面复原

都城与天庭相对应的情况在秦汉以后也极为常见,唐代都城中以龙首原修建大明宫作为唐代中期以后最为重要的政治中心,龙首原为全城地势最高处,是古人认为的龙兴之地。同时城内也注重以各坊区拱卫宫城,

体现出帝王之都位于人间,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设计思想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更为直接,除了将宫城设计为全城中心位置形成拱围之势外,更是以“紫禁城”作为皇城的名字。

“紫”就是紫薇星,也就是北斗星,在古代星象中更是直接被视为“帝王之星”,是帝王居所之所在

星象思想的世俗化

星象、天文等除了和帝王之都相互联系以外,还在世俗世界中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了贵族和平民阶层墓葬等建筑中的常见意象。

画像石和画像砖中所见星象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以来最为常见的墓葬装饰建筑,其上雕刻绘画有丰富多样的图案和纹饰,就是在画像石上也常见有各种天界星象等内容。其中以河南南阳地区发现一种绘制有牛郎织女图像的画像石最为突出,到了后来,牛郎织女图上还加以绘制了各种星象图案穿插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民间社会喜闻乐见的爱情神话故事,更是古代人们创造出来的凡人从人间去往天界的神话传说。它体现出了古代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想象,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天界的想象:如银河、星空、鹊桥、王母等重要内容是古人认为的天界景象。

牛郎织女画像石拓片

画像砖上还见有重要的天界意象就是西王母、东王公以及各种玉兔和蟾蜍的图样。在汉代人们的思想当中,天界是一个独立于世外的世界,只有少数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才能直接达到,凡人是不能够直接去往这一世界的。也正是如此,人们创造出了死后所能达到的仙界:玉兔和蟾蜍在捣练不死之药,西王母掌管着不死之药,人们在死后进入了这样的世界求得仙药,得以永生不灭。

西王母画像砖像

壁画墓中所见的星象图

除了画像石和画像砖以外,当时墓葬中壁画也常常绘制有各种关于仙界星象的图案,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四神图和星象图。这两种图案在墓葬中的位置不同,青龙白虎常常绘制于墓道部分,墓门上绘制朱雀,后来才移动到墓室内去,绘制在不同方位表示墓葬内的不同方向。星象图一般绘制在墓室墓顶,有时和四神图相联系,有时独自存在,也有的星象图是绘制在棺椁顶部的。这些被绘制于上方的星象似乎代表的是人们头顶的世界,象征着一个宁静安谧的精神家园,是古人一睁眼就能看到的神秘景象。

结语:

从最早的对于宇宙星辰的观望到星象图的绘制,星象逐渐成为了古代社会人们的普遍认同。

对于统治者而言,星象与政治相互联系,是维护统治和显示天子权威的重要内容;对于其他人而言,星象代表的是他们苦苦寻觅的死后世界,是获得永生和安宁的象征

。从古代人们第一次抬头仰望星空开始,美丽浩瀚的星辰就印刻进了他们的脑海中,随着社会进步和宗教意识萌芽,人们通过创作天象图来表达神权、表现世俗追求,寻找心灵的归依与慰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